茅台酒的工厂主要在哪里(茅台酒的产地只有一个吗)

引子

近期茅台酒引起国人的广泛关注,街头巷尾与网络上纷纷热议,茅台酒到底好在哪里?凭什么成为中国的国酒?这些疑问,我们在民国时期的一些报刊上,找到了一些答案与趣事,与喜爱历史的读者朋友们一起分享。

一、茅台酒的历史

茅台酒产自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,《遵义府志》认为茅台酒始于枸酱酒,见于《史记》中司马迁的一段记载:建元六年,大行王恢击东越,东越杀王郢以报。恢因兵威使番阳令唐蒙风指晓南越。南越食蒙蜀枸酱,蒙问所从来,曰“道西北牂柯,牂柯江广数里,出番禺城下”。蒙归至长安,问蜀贾人,贾人曰:“独蜀出枸酱,多持窃出市夜郎。夜郎者,临牂柯江,江广百馀步,足以行船。南越以财物役属夜郎,西至同师,然亦不能臣使也。”

大致的意思是公元前135年,汉武帝派遣大行令王恢攻击东越,王恢让番阳令唐蒙出使南越告知此事,到达南越国时,用招待唐蒙用蜀地出产的枸酱(一种野果做的酱酒),唐蒙应该觉得很美味,就问出处,后来多方得知是从蜀地出产,被卖到夜郎国,又通过北牂柯(今北盘江)转卖至南越。

历史久远,贵州本来就地处偏僻,流传下来的史料并不多见,我们在民国的报刊中陆续发现了一些关于茅台酒起源的说法,以下逐一呈现解读。

上图为1940年出版的[第1卷第9期]《逸史》报刊,刊登了一篇署名为龙振济的《遵义与银耳及茅台酒:“入川行”之一》文章,其中说到茅台酒产于遵义西北之仁怀茅台村,俗称赖茅酒,酒的气味芳冽,远胜山西汾酒、四川大曲,相传茅酒的创制,始于清道光与咸丰年间。

一位姓华的贵州人,在泸州担任盐运使。从泸州运盐到贵州,当时的盐船是沿着赤水河的路线,仁怀是必经之地,上图就是路线图。

通过这张民国时期的仁怀老照片可以看出,当时的赤水河中挤满了运盐船,而这位华姓运盐官,他看到下属大多是山西人,喜爱喝汾酒,便起了仿酿汾酒的心思,在茅台村停靠休息时,他发现村旁有一处泉水,喝之甘冽,因为汾酒为高粱酿造,他就用此水与当地高粱试制,日后酒成,遂成佳酿。

在那个年代,好酒的利润可想而知,他当机立断举家搬至茅台村(见上图今日的茅台镇),买下泉旁的地块,修成井,取水酿酒,从此闻名遐迩,人人争购,这就是茅台华家“成义”茅酒的由来,后来别人看到暴利也纷纷介入酒业,不过酒质始终不如“成义”茅酒,唯有华家的茅酒最醇最佳,后来人们认为是酿酒的泉水缘故,华家所用的泉水是在自家井中,经过沉淀水质最好,流到外面则受其他土壤的污染,导致酒味不同。

不过作者并不认同这种说法,他觉得是华家的营销宣传,故意营造一种水的神秘感,从而树立正宗茅酒的地位,作者认为可能是华家的酿酒有秘方秘法,别家仿制不了所导致。据他的贵州朋友说,“成义”茅酒还未出锅就被预订一空,以致当时遵义贵阳市面所出售的“成义”茅酒几乎假冒,有意思的是,连假茅酒都要卖两元八角(可能是银元币制)。

龙振济在文章最后还记录了一件趣事,他听说1915年2月在美国旧金山市举办的“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”上(上图为当时的现场,下图为中国展馆),景德镇瓷器获得瓷器冠军,而“成义”茅酒代表中国白酒也被评为冠军,但是遭到法国人的抗议,他们也是陶瓷和白兰地酒的主要生产国,如果不能得奖,势必影响他们的出口产业,从而给美国主办方以强大压力,导致茅台酒位居白兰地之下。

作者随后写道,虽然此传闻未必可信,但是对那些崇洋媚外的华人,也是一种警醒,他们在高档宴会上,非白兰地不足以显示尊贵,岂知我们也有好酒超过它,他也反思了茅台酒为何不能像白兰地一样通行世界的原因,总结了缺乏宣传、没有专利保护导致假酒泛滥、产量无法扩大导致受众低、酒税又重等多种原因,并提出了解决办法,如今看来,也不乏真知灼见。

二、茅台酒的趣事

上一节说到了茅台酒的历史,我们再从其他民国报刊中回顾茅台酒的趣事。

这篇《闲话茅台酒》文章刊登在1935年出版的[第12卷第22期]的《国闻周报》上,作者为万松, 文中详细记录了1935年之前的茅台酒生产情况,如今看来,弥足珍贵,我们摘要解读如下:茅台酒以华家为最佳,王家次之,由于茅台村附近的高粱产量不大,因而茅台酒不能多酿,酒厂为一个面积十万丈的地窖,酿造时不勾兑药品,所以酒性醇冽,无异味,香气芬然,而茅台村的泉水清冽不亚于北京玉泉和杭州龙井。

酒在当地历史上并不出名,前人的风土人情均无茅台酒的记载,直到清朝咸丰同治年间,贵州大乱,刀兵四起,华家的酒窖存酒千万斤,主人为避乱将酒窖封闭再盖上泥土,等到平乱结束,已是二十年之后茅台酒的产地茅台 茅台迎宾酒多少钱一瓶,华家主人回来重新开窖,没想到酒味更佳,远超以前做酒时的十年窖藏,此事一传出,被云南贵州的官员视如珍宝茅台酒的产地,纷纷抢购送往京城的达官贵人,茅台酒从此声名远播。

后来华家酒厂每到新酒酿好时,再掺兑老酒窖中的原浆,口味仍佳,别人家的茅酒怎么也比不上,可惜的是,到了民国十年,也就是1921年,茅台村被数百名土匪占据半个月,他们日日从华家老窖中取原浆酒暴饮,直到完全耗尽,以致后来的茅台新酒又辣又烈,即便这样,在京(南京)沪之间茅台酒仍然卖到七、八元一瓶。

此文后段作者转述了他听到的一个故事,说科举时期一位赶考的士子,家中富裕,行李很鼓,后来途中被一老匪跟踪茅台酒的产地,准备取他性命,后来被一店家识破,提醒士子防范,他立即取出所携带的茅台请老匪吃酒,以美酒感动了匪徒放过了他,从这则趣闻,又证明了茅台酒可以救命的奇效。

三、民国的酒客对茅台的鉴赏

在本文搜集资料的过程中,我们发现了一篇文章记载了喝茅台酒的感受,大家可以对照如今的茅台酒是否有区别,因而单独成此节。

茅台酒的工厂主要在哪里(茅台酒的产地只有一个吗)

这篇署名为林冷秋的《茅台美酒》文章发表于1947年第一期的 《福建青年》杂志,我们继续摘取解读:茅台酒一酿需十年,要得极品不易,当时贵阳、遵义市面销售的茅台酒均掺杂其他白酒,质量最好的一瓶原装能掺成两瓶卖,差的掺七、八瓶,甚至还掺到十瓶,而这些原装的也只有酿了两三年,十年酿的极难得。

1943年,作者来到贵阳,他的一个梁姓朋友,在盐务局工作,曾经到怀仁县出差,路过杨柳湾,当地大户送了两瓶十年茅台,该朋友并不懂酒,看到作者便拿出此酒两人对饮,作者从而留下了这段难得品尝口感记载:

打开瓷瓶塞子,便闻到一口扑鼻的浓烈酒香,似是花香、麝香、千里香,又都不是,只是一种无法分析的香味,徐徐地、缓缓地在喷射,室内似乎渐渐被充满了,轻轻地把透明晶莹的茅台酒倾倒在白瓷小杯上,贪婪地喝了一口,其香、其色、其味均有不可述说的魔力,它的柔软的体态,透明的肌肤、轻盈的神色,使我醉了。

真正的茅台,只可品茗似的,一面清谈,一面小酌,一连饮下十数小白瓷酒杯,夜已过半了,人有点荡漾,口却一点也不感到干渴,只是轻飘飘的醉了,一睡到第二天黄昏,方自梦中醒来。

而后作者还回忆到了遵义,再喝茅台酒,一尝便知是掺杂的酒。

结语

本文仅仅是一种回忆,短短的篇幅只是将民国时期的前人,他们对茅台酒的认识与品鉴,重新分享给当下的人们,茅台酒的发展,本来就是一种传承,那时的茅台与今日的茅台,时间的跨度,注定我们无法回到过去,孰优孰劣也不可能分辨,但是前人的记载,是一个参照物,让我们畅想那时茅台的味道,某种程度,这已是一种酒的文化,从山西汾酒一直传承到赤水河畔的茅台村。
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及内容相关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QQ:107759983,立即清除!

转载声明:本文由送礼网(www.songli518.cn)发布,未经允许禁止复制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songli518.cn/post/66015.html


礼上往来资源平台

相关文章